 
2025年春節前夕,DeepSeek大模型的導熱,加之春節聯歡晚會上宇樹機器人的轉手絹引爆,在技術與市場的雙重催化效應下,3月,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開始集中釋放創新勢能:多家機器人公司同步推進產品迭代,涵蓋運動控制、多機協同、靈巧操作等核心技術突破。
具身智能,是否已邁入規模化應用前夜?此刻,是否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關鍵轉折點?

產業鏈密集發新
3月12日,深圳企業優必選攜手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共同發布全尺寸等人身高、高效能、科研人形機器人天宮行者,價格29.9萬元,計劃于今年二季度上市。不久前,優必選才宣布實現群體智能,多臺多場景多任務人形機器人得以協同實訓。
3月11日,“協作機器人”股越疆科技,交出了上市后首個人形機器人功課——一個在廚房內,用“雙手”倒牛奶、烤面包的人形機器人,具備“靈巧操作+直膝行走”能力。
同一天,遠在上海的智元機器人發布了靈犀x2,會騎車、玩平衡車,集齊運動、交互、作業三大智能。
更早前,還有眾擎人形機器人,繼前空翻后又開始在深圳人才公園跑步,邁著超流體跑姿奔跑,上演科幻一幕。
此外,還有宇樹科技的明星產品G1人形機器人,與創始人王興興共同出鏡,展示了近期升級的“功夫技能”——720度回旋踢等等。一個個新產品、新技術頻發的背后,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大眾、資本、市場對具身智能機器人前所未有的關注度下,具身智能機器行業進入“技術迭代加速期”。
再看2024年的人形機器人發布數據,根據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統計,2024年全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新品發布數量已超過106款,數量之多遠超過去20年的總和。具體方面,季度和第二季度,累計發布了30款新品;來到第三季度,超38家公司發布人形機器人整機新品,新品總數超過45款,其中,國內39款,國外6款;第四季度,全球有超25家公司發布人形機器人整機新品,新品總數超過31款。其中,國內26款,國外5款。
“宇樹科技機器人在春晚上的表現,毫無疑問加速了公眾對人形機器人的熟悉度。”一家通用人形機器人企業的市場負責人向記者表達這樣的觀點,“但縱觀整個產業市場的發展速度,當下的爆發本質是關鍵技術突破與產業生態逐漸成型的雙向共振,不管是在商用的市場開拓,還是場景應用的落地,企業正進入‘卡位戰’。”
排隊等待“入場券”
“樂聚機器人的泛化能力讓我們感到意外。”2月26日,位于南山的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迎來了一批丹麥客人。一位代表告訴記者,他們此次到訪深圳,除了樂聚,還有到深圳其他機器人公司考察的計劃。樂聚負責海外業務的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問詢或考察的海外意向客戶很多,既有科研院所機構,也有機器人產業鏈的公司。
記者近日走訪深圳多家機器人公司,發現這種情況已是行業近日常態。數字華夏、戴盟機器人等企業都向記者表示,“高峰時期,一天要接待6、7波來自各地方整個和投資機構的客人,分身乏術。”
“機器人更新的速度太快了,昨天還在討論A企業,今天B企業又有新動作,看不過來。”一位投資人表示。隨著具身智能機器人行業持續升溫,資本入場的門檻更是水漲船高,各公司估值一漲再漲。該投資人表示,“沒有億元以上,擠不進整機(廠商)”。
比如,手握7輪融資的智元機器人,投資方包括軟通動力、三花控股、立景創新、比亞迪等知名企業,智元機器人當前的估值已超過70億元,達到獨角獸級別。
另還有消息透露,宇樹機器人新估值或突破200億元。一位行業知名投資人稱,宇樹科技現在不缺錢,所有老股東都要求繼續追加投資,宇樹科技的融資份額,老股東已經分不過來了,也不需要找投資。投資圈內還流行另一說法:一投資人曾拒絕過宇樹科技,在春晚后再想約見宇樹科技,已是一面難見。
深圳方面,記者了解到,近日,眾擎機器人已經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達2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為15億元人民幣,下一輪估值預計25億元人民幣。智平方在3月6日宣布數億元Pre A+輪融資,逐際動力也在近期完成了A+輪融資。另外,還有多家機器人產業鏈上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新一輪融資已完成,將在近期公布。
“要產業化首選深圳”
在產品、資本之外,具身智能圈近日還傳來另一消息,宇樹科技全資持股的深圳天羿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選址在南山區,經營范圍包括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智能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銷售等。
“人形機器人產業很難避開大灣區。”一業內人士如此看待宇樹落子深圳。去年,英偉達CEO黃仁勛在香港科技大學的一場活動上也曾為大灣區“站臺”:“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匯聚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地區,發展機器人,大灣區條件得天獨厚。”
目前,深圳作為全球電子制造和硬件創新中心,擁有從芯片設計、精密加工到終端組裝的完整機器人產業鏈,同時,深圳及周邊地區匯聚哈工大(深圳)、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資源,有利于形成高端人才集聚優勢。“只要配件準備齊全,快可以50分鐘生產出一只靈巧手。”3月12日,戴盟(深圳)機器人創始人段江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