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夜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創意融合舞蹈《秧BOT》精彩上演,機器人扭動著身體,穿著花棉襖翩翩起舞,成為了全場焦點,不僅引發了觀眾們的熱烈討論,更是為大家展現了一場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盛宴。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自然也迎來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與創新。這個春節,在成都,也處處可以看到機器人的身影,當科技浪潮和傳統春節的喜慶氛圍撞個滿懷,成都機器人產業以此為契機正加速發展。

圍著紅圍巾,身穿科技范兒十足的白色外衣,與市民和游客朋友們親密互動,為市民拜年、送福:“蛟龍騰云去,靈蛇獻瑞來。值此蛇年新春之際,天行者祝您瑞蛇迎吉慶,所愿皆所成!”除夕之夜,一款人形機器人亮相交子大道,為現場市民送上新年掛件和祝福語,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互動。這一人形機器人并非首次亮相,它就是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四川首臺商業化人形機器人——“天行者1號”。
此外,穿梭在人群中的越凡創新 FANBOT 小販零售機器人、享遞SENDBOT 配送機器人、迪立科技智能駕駛售賣車,為市民提供貼心的零售服務,市民手機掃碼即可購買產品;數字綠土無人巡檢機器人、傲勢科技無人灑水機則用科技默默守護環境衛生;智慧醫療康復機器人、舌診機器人,讓市民和游客朋友們深度體驗智慧醫療為健康生活帶來的便利……在當天舉辦的以“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科技成果街頭秀上,20余款“成都造”機器人齊現,讓市民和游客零距離接觸現實科幻世界。
春節期間,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盛宴——“Ai東郊,潮玩成都”展覽活動也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精彩上演。現場,“橘妙妙號售賣機器人”不僅能向游客展示園區商品的豐富多彩,還能熟練地售賣各類特色產品。
視線轉移到天府新區,來自“各行各業”的機器人分別承擔起了不同的“待客任務”。在集市入口處,路引機器人標志性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天府新區相關介紹,并靈活地轉動著身軀,自如地回答著游客關于天府新區與除夕活動的問題;熱鬧非凡的千家團年宴中,憨態可掬的“蓉寶”機器人“服務員”歡快地穿梭在人群與餐桌之間為每一位就餐的客人送上喜慶的紅圍巾;下棋機器人正嚴陣以待,游客與它對弈時每一步落子都能激起周圍的一片討論聲……
可以看到,機器人不僅為春節增添了新的娛樂方式,更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和發展了傳統文化。
